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学无止境> 股票分析> 医药商业> 医药商业
从3千万到128亿,瑞康医药这7年!
张伟江2021-02-04 13:07【医药商业】3019人已围观
立足山东、辐射全国的医械流通巨头瑞康医药公布年报, 2018年医疗器械板块配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8.76亿元,同比增长75.58%。
跻身医械流通百亿俱乐部
4月29日,瑞康医药发布2018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9.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61%,连续4年保持40%以上增长,成功跻身全国医药商业前六。其中,医疗器械配送板块的快速增长为公司年报“增色”不少,2018年医疗器械板块配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8.76亿元,同比增长75.58%。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至此,国药器械、瑞康医药和九州通均已跻身进医械流通“百亿俱乐部”,以国药器械约494亿元的营收为首,且是后两者营收之和的近两倍。
药品增速放缓,医械高速增长
根据年报,2018年瑞康医药的业务已覆盖31个省份(直辖市),业务快速增长。现阶段,其主营业务以药品器械耗材的直销为主,经营品种包括了医院全科室临床所需,是全国药品、医疗器械流通行业经营品种最齐全的企业之一。
主要经营模式上,从上游供应商采购商品,经过公司的验收、存储、分拣、物流配送等环节,销售给下游客户(包括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零售药店等)。
在医疗器械耗材领域,瑞康医药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将上游医疗器械耗材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对医疗机构进行推广和配送,并对医疗机构开展售后支持、咨询和供应链管理等服务。
年报显示,目前瑞康医药经销代理的国内外知名企业产品线涵盖了医疗机构临床的全面需求,覆盖全线科室的技术服务。分领域看,2018年其检验业务实现销售收入65.22亿、介入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0.5亿、普耗及器械配送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3.33亿、 其它产品线业务全国实现销售收入29.71亿。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是瑞康医药在山东省外业务高速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其省外药品和器械业务收入首次超过省内,销售收入占比已经达到56.60%。其中,山东省内的器械业务营收占比较去年同期上升近6%,山东省内药品营收较去年同期下降近7%。
来源:瑞康医药2018年报
上图数据显示,瑞康医药在山东地区的医疗器械收入保持较高增速,药品收入增速有所放缓。瑞康医药表示,主要原因是山东地区医保控费、药品降价,主要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金额整体有所下降,对药品流通业务销售收入的影响大于毛利的影响。
跨区域经营风险
不过,尽管瑞康医药整体营收保持稳定增长,但公司净利润受财务费用及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影响,有所下滑。
年报显示,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9亿元,同比减少22.77%。瑞康医药表示,一方面,2018年以来公司融资金额和融资成本有所提高,导致财务费用增加较大。业务全国化之后,人员、办公、差旅等管理费用支出阶段性上升,导致管理费用率有所上升。另一方面,2018年依据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竞争格局,公司削减或裁撤部分经营不善的业务线及子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对公司报表的净利润带来一定的影响。
瑞康医药在风险因素分析里指出了其“跨区域经营风险”---目前公司管理的下属子公司较多,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较为复杂,对公司的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尤其是近年来,公司面对医药流通行业总体呈现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兼并重组步伐加快、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的局面,加快了对优质的中小药品、 器械流通企业的并购整合力度,使得公司下属子公司呈不断增加的趋势。
虽然公司对子公司运营管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在经营和整合的过程中各地市有一致性也存在差异性,如果公司不能根据各区域特点及时调整,面临跨区域经营 的考验。
对此,瑞康医药称,未来将着力改善有息负债结构,争取有效降低财务费用,同时严控各项管理费用支出,力争2019年在费用率方面打出翻身仗。同时削减或裁撤部分经营不善的业务线及子公司,这将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和加强子公司管理创造轻装上阵的有利条件。
瑞康医药发展“简历”
全国十强的医药流通企业瑞康医药在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233.2亿元,同比增长49.3%,实现净利润10.09亿元,同比增长70.8%。这其中,医疗器械板块的营收约为70亿元,占到总营收的3成左右。
医械流通,全国第一的国药器械2017年的营收为307亿元,瑞康医药与国药器械相比尚有较大差距。然而,国药器械是老字号械商,而瑞康医药杀进医疗器械流通领域也才没几年。
瑞康医药原本是单一的药品配送企业,且业务局限在山东省域内。这几年,公司却在战略大变局,将药品配送业务向医疗器械配送领域延伸,以及由山东省向外省扩张,走向全国。
2012年,公司组建起医疗器械销售队伍,成立省内、省外医械销售子公司,开始杀进医械圈。当年,公司实现总营收46.22亿元,其中器械板块营收0.29亿,占比0.62%。
2013年,公司总营收59.26亿,其中器械营收2.36亿,同比增长719.7%。
2014年,公司总营收77.86亿,其中器械营收5.4亿,同比增长128.97%。
2015年,公司总营收97.5亿,其中器械营收10.51亿,同比增长94.66%。
2016年,公司总营收156.19亿,其中器械营收28.99亿,同比增长175.97%。
2017年,公司总营收233.2亿,其中器械营收约70亿,再实现倍增。
2018年,公司总营收339.19亿,其中器械营收128.76亿,增速开始有所放缓。
截止2018年底,瑞康医药已完成31个省份平台公司的建设,构建起全国性的医疗器械配送平台。
仅仅用了7年时间,瑞康医药就将其在医疗器械流通领域的市场规模,从不到3000万做到了近130亿亿,从山东一省做到了全国各省。医疗器械配送业务占公司业务总量的比重,也由不到1%做到了近40%。增速惊人!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在这几年一直增长较快,医疗器械市场不断扩容,未来这一趋势也有望延续下去。甚至,与药品相比,医疗器械被认为更具增长潜力,利润率更高,未来市场发展空间更大。
不少传统的药品企业转行,或是将业务延伸到医疗器械领域来,这其中既有生产企业,也有流通企业。瑞康医药正是由药品配送业务拓展到医疗器械配送的代表之一。
而有些特别的是,瑞康医药向医疗器械领域进军的力度格外大。
瑞康医药年报显示,公司的省外扩张政策,是以控股收购医疗器械公司为主,以收购药品经营公司为辅。
在各大传统药商中,瑞康医药是少有的重点押宝到医疗器械上的。
截止2017年上半年,公司省外药品直销业务覆盖全国12个省份,医疗器械业务覆盖全国近30个省份。医疗器械先于药品完成全国平台的建设工作。
为了走出山东、走向全国,瑞康医药在近几年实施了很多很多起并购。有数据称,其在两年的时间里就将186家医药、器械、检验等商业公司纳入麾下。只是由于并购交易金额普遍较小,相关信息未公开,业内才没怎么传出大动静来。
此外,瑞康医药以直销模式起家。与分销和快批等模式不同,直销被认为是与“两票制”相匹配的模式,不受损反受益。公司跨省复制,复制的亦是“医疗机构直销+医疗器械全产品线服务”的经营模式。
未来,其扩张政策再持续的话,医疗器械板块有望与药品板块平分秋色,占据公司收入的半壁江山。瑞康医药也有望成为国药器械之外的又一家全国性医疗器械流通大企业。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